立法會日前舉行全體會議,辯論保安範疇2021年度施政方針,保安司司長黃少澤列席立法會,引介明年度保安範疇施政方針及回應議員提問。
【發言全文】
司長,2020年的澳門正經歷回歸以來最大的一次公共安全衛生事件,在這場的戰疫中,廣大的保安部隊人員堅守崗位、聞令而動,只要有需要,再辛苦再困難都全力以赴,務求做到最實最細最到位,才令澳門在這場戰疫中取得如此大的成效。而在疫情常態化下,澳門的防疫工作仍不能鬆懈,特別在嚴防外來輸入的大原則下,廣大的保安部隊人員仍要長時間在第一線奮戰,為此,要向所有的保安部隊人員講聲感謝,感謝大家的堅守才讓澳門有如此安全、穩定的城市環境,更感謝大家的守護才讓澳門居民的身命安全得到最大保障。 安全是一個國家的根本,更是一個社會發展的基礎,澳門今天的城市安全得來不易,更讓廣大澳門居民倍感珍惜。然而,世界正處於百年未有之大變局,環球的發展形勢複雜多變,地區的安全則存在了更大的挑戰。要保持地區發展,安全則是發展第一要素。為此,今天第一個想同司長探討的問題仍是安全問題。
正如,司長講,澳門現時雖然講未出現過有一些危害城市安全的事件,但並不代表不需要有防範的制度建設,十分認同,從澳門的實踐可以看到,亦正正由於在過往澳門特區政府嚴格落實《基本法》的規定,通過23條的立法,從制度上補足完善以有效防範,使一些人起碼不敢亂來,切實保障了澳門的穩定發展、更有力維護了國家的安全。今天,澳門雖然有了23條立法,但安全風險並不是就此解除,反而隨著科技的發展,澳門的安全風險防範挑戰亦不斷提高。 除了剛才有一些同事提到的網絡攻擊之外,其實從香港事件亦可以看到,有一些西方國家利用網絡媒體平台操作煽動民情民意,更以言論自由等人權旗幟作為掩飾挑釁社會對立分裂,甚至勾結一些所謂民主議士發動顏色革命危害國家安全。對於西方國家的這些卑劣手段,我們的城市風險可以講沒有最高只有更高,在高風險之下,更要全方位防範。 司長,不得不留意,明年是立法會選舉年,從香港立法會的選舉可以看到,一些民主派的選舉資金雖講是公開籌集,但也有不少是外國的政治機構支持,這種外國的收買計劃,不知道有無蔓延來澳門?最好是沒有,但是過往亦有在網絡上見到個別澳門青年人與香港的本土派、民主派走在一起,到底兩者又是什麼關係?社會當然不得而知,但是,司長,對於外部勢力的滲透干預,未來將有何措施加強防範呢? 為了健全國安執法及支援國安委,特區政府透過修改了《司法警察局》的組織章程,增設了廳處部門負責執法,不知現時的籌備工作如何?特別在人手配置上有何計劃?將來又將有何機制加強與國家的國安部門加強合作,以更好構建澳門安全防護網呢?
有了安全,才能講發展。為此,要同司長探討的第二個問題是發展問題。隨著粵港澳大灣區的規劃出台,為澳門的發展帶來了前所未有的機遇。在融合發展大局中,澳門與內地的交往越來越密切,特別是在基礎設施的互聯互通後,這也為澳門的通關發展帶來更大的挑戰。 澳門地方雖小,但海陸空對外口岸現有八個,再加上青茂口岸就有九個,這個是一個不小的數字,澳門要做好這個通關工作,除了要加強人手,也要善用科技,更要制度創新。經過摸索,在制度上澳門對於一些新的口岸與內地實行 “合作查驗,一次放行”的新模式,尤其在港珠澳大橋口岸、橫琴口岸已率先實行,這為兩地的往來提高了大大的便利,進一步促進兩地的人員流動。
然而,在車量方面,特區政府正推動澳車北上,剛才有不少同事也有提到,司長也有回應將來的方案可能是不限額但每日有限量,要網上申請才能過關,但有居民即時反映,一些經常往後兩地的工作、生活的居民,日日要過關,那是否要日日申請呢?不知現時政府,可否建議內地的有關部門,充分考慮這些跨境工作、生活的居民的切實需要,設有一定期限的使用期,而不用日日申請如此繁複? 在這個政策的帶動下,未來往返兩地的車流量也會增加,司長也回應未來也有因需求而分流,但如何提高通關量也是未來的重要關鍵。剛才有提到貨車會啟動自助通關,那輕營車輛又如何呢?港珠澳大橋口岸、關閘口岸現都設有自助的設備,但為何現時車輛還未能實行自助通關呢?而在制度上,人過關是已可用 “合作查驗,一次放行”,但在車輛方面,無論是港珠澳大橋口岸,還是橫琴口岸,仍然是各自查驗,是否可以參考人行的模式,往後車輛方面都可以 “合作查驗、一次放行”,以縮短通關時間便利居民,更大提高通關量,更好推動珠澳兩地的融合發展呢?
【保安司司長黃少澤回覆】
國家安全問題方面,黃少澤重申,國家安全無討價還價的餘地。從香港去年開始發展起來的一系列事件可見,分裂國家不一定要用暴力。今時今日,國家安全已不一定是主權安全、軍事安全、國土安全,總體國家安全觀已多達十多個範疇,若其中一個範疇出問題,對國家都是致命的,如網絡安全。如果一個國家或地區的網絡癱瘓,安全就沒有了,社會就癱瘓了。
黃少澤稱,治安警察局、身份證明局,與國家出入境管理局正研究進一步便利橫琴口岸通關問題,橫琴口岸兩邊各預留十二條通道,希望未來進一步簡化措施,將現時的三道門,簡化至兩道門就可完成通關流程,但仍需研究流程及法律問題。
他又提到,澳車北上問題正與內地商討技術問題,海關會全力配合,推動相關政策,不設配額但設每日數量限制,會評估通關壓力研究分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