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碧琪冀保障房地產市場健康發展


發佈日期:2015 年 10 月 26 日
  • 分享至:

  安居樂業向來都是社會大眾的共同心願,隨著賭權開放,帶動本澳經濟高速發展,外資大量湧入,樓價水平也隨即水漲船高。從2004年的平均成交價為每平方米8,259元急升至2014年111,542元的歷史高位,十年時間內樓價升幅達13倍之多,嚴重脫離居民實際購買力,上樓儼然已成眾多本地居民,尤其是80、90後年青人一個難以望及的願望。

 

  現時本澳人口已突破64萬大關,預計十年後更增至75萬,住屋剛性需求勢必會進一步擴大。從過去到現在,本澳的房地產是私樓數量多於公共房屋,由此可見,房屋政策本應是「私主公輔」,但施政的焦點卻都集中在公共房屋。私人房地產雖屬自由市場,但政府缺乏有效調控、穩定樓市措施,造成樓市炒賣過熱,嚴重影響居民安居,長遠動搖澳門社會和諧發展的根基。過往儘管政府已經推出「劉十招」及「新八招」,目的是為了壓抑樓價同炒風,引導房地產市場持續健康發展。但由於政策未能對症下藥,相關招數難以奏效。

 

  目前樓價比過去稍跌,如何有效協助居民安居是當前亟需解決的問題,希望政府趁樓市調整期,適度放寬限制,鼓勵銀行調高首次置業的貸款額比例,或向首置人士提供免息貸款,協助居民上樓;同時對第三套或以上住宅徵收重稅,增加持貨成本,釋出供應,令緊缺的土地資源不會淪為炒賣工具,以保障房地產市場健康發展。

 

  除此之外,私樓市場與公屋供應需要統籌協調,兩方面政策相互配合,才能滿足不同收入群體的安居需求。現有的「公共房屋事務委員會」及「促進房地產市場可持續發展工作小組」,因職能彼此分離、缺乏溝通,並未能真正有效地為長遠房屋政策規劃。建議可考慮將兩部門合併,加強資源整合,並著手展開頂層規劃工作,透過最新的人口普查資料,了解本地人口結構,分析不同階層居民的住屋需要及經濟能力,科學評估至少未來十年的房屋需求數量,從而釐訂長遠及完善的房屋政策,以確實解決澳門居民住屋之苦。




標籤:
 

回最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