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碧琪冀推行新婚家庭置業輔助


發佈日期:2013 年 10 月 29 日
  • 分享至:

  據統計暨普查局的資料顯示,截至去年底,本澳25-34歲的人口總數超過11萬,佔總人口近兩成,為本澳人口中人數最多的一群。這批青年人,作為跨時代的一群人,不僅見證了本澳社會的巨大變化,更是參與者,他們為社會經濟的發展作出了不少努力,亦逐漸成為社會的生力軍,將承擔起澳門未來持續發展的重擔。同時,他們大多數已經到了適婚的年齡,面臨著結婚生子置業等問題。 


  住屋是維繫一個家庭的基本條件,若不能安居,又豈能樂業?特別是中國人的傳統習慣,結婚一般首先要建築愛巢。可能有人會講,結婚後可與上一代同住,便可解決問題。但本澳普遍的居住單位狹窄,本已狹小的單位如果已居住了一家四口,試問又如何再容納一個家庭呢?年青人結婚的住屋需求越來越強烈。 早前有關方面統計,未來幾年內,本澳將有7萬多名青年踏入適婚年齡,對住屋需求甚大。

images (1).jpg



  對此,政府有沒有調查評估社會上適婚年齡青年人實際住房需求和購買私人樓宇的能力? 2009年,政府推出支援居民自置居所貸款利息補貼的申請,有關部門共批出三千多個申請,其中以25至34歲的適婚人士申請居多,佔62%,顯示不少適婚青年人對住房的殷切需求。 


  然而,本澳的樓宇價格,近年來均以數倍的漲幅大幅飆升,已經遠遠超過廣大市民所能承擔的水準,而對於絕大多數青年人來講,更是難上加難,望塵莫及。據2011年本澳人口普查統計數字顯示,在20-29歲的年青人中,從事博彩業及酒店飲食業的比例最高,達到45.91%,接近一半的水平,其次的就業領域為批發及零售業,公共行政,再到不動產及工商服務業。



  在這些行業里,從業人數最多的博彩業月收入中位數超過15,000元,雖然收入亦不算低,但是面對現時動輒三、四百萬的樓價,且每年不斷大幅度飆升的趨勢,令他們看起來還不錯的收入顯得杯水車薪,再加上近年來持續高企的通脹因素,現實中的購房置業目標與他們的支付能力的差距越來越大。當下,不要說中高檔的樓宇單位,就連低檔次的樓宇單位價格也遠超他們所能負擔的水準,即使部分有能力或由父母支援支付首期,但他們一樣會擔心將來的收入無法承受巨額的供款,不敢輕言買房。


  這種情況,越來越令年青人看不到上樓的希望,難免引起他們的憂慮和恐慌。由於承擔不起高昂的樓價,已達適婚年齡的青年人不敢冒然結婚生育,澳門目前流行一句話,“無房子,不要孩子;要房子,不穿褲子。”正是本澳很多青年人面對高樓價而表現出無奈的真實寫照。 面對青年人置業難問題,一直以來,特區政府的相關政策令人失望。於2008年提出的“新婚家庭租屋計劃”虎頭蛇尾,至今仍未有確實的消息和進展;公屋供給嚴重不足、興建計劃一再拖延;樓市調控不力致使青年人對政府的怨氣越來越深。 



  青年的住屋需求如果得不到正視和解決,長遠可能影響他們對社會的歸屬感,亦無助促進社會的和諧穩定。事實上,不少國家和地區都有專門推出支援年青人置業的措施,例如,台灣專門推行了“青年安心成家方案”,通過貸款優惠等形式協助青年人置業;澳門的未來發展要靠下一代,為了給青年人一個穩定發展的後盾。政府是否可以參考其他地區一些先進經驗,考慮推行新婚家庭置業輔助,相關的輔助措施可以採取社屋先租後買,以及提供購買私樓貸款利息補貼等形式支援年青人上樓。 


  當然,作為青年人本身,亦要樹立正確的置業觀念,用長遠的眼光規劃好人生,結合社會發展現狀,訂好合理的置業計劃,避免盲目跟風、不切實際。






回最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