議員宋碧琪在立法會全體會議議程前發言時稱,氹仔客運碼頭的海上客運價值增長空間存在太多變數,建議藉新碼頭啟用之際,相關部門可結合本澳城市 5年規劃和珠三角地區發展一體化需要,啟動新碼頭發展規劃研究,並持續深化與周邊地區旅遊合作,增加鄰近地區海上交通對接及娛樂項目,以及充分利用碼頭場館空間。
以下為宋碧琪議程前發言全文:
明天(6月1日),占地多達20萬平方米的氹仔客運碼頭就要正式啟用。這段時間,為確保碼頭順利運作,政府相關部門落足馬力,充分進行了各項前期準備工作,臨時碼頭搬遷、接駁巴士、泊位交通、場內秩序安排等,都下了不少功夫。
對於氹仔客運碼頭,規劃建設了十年,社會一路關注了十年。相信當局也明白,除了工程延期、預算超支之外,眼下社會最擔憂的就是這個龐然大物,未來到底如何用,功能如何發揮。如利用得當,經濟社會效益充分顯現,即使花費近四十億,也算是物有所值。相反,若設施長期閒置,變成一個“產能過剩”的基建項目,肯定並非是大家所願。
有此考慮,並非杞人憂天。十年前,碼頭立項之初,定位是一個海上客運樞紐平臺,但十年後的今天,滄海變桑田,不同於十年前,當時本澳旅遊發展一日千里,訪澳遊客量節節攀升;今日的澳門,城市承載力幾乎處於頂峰,情況大不同。此外,經過多年發展,本澳與臨近地區之間交通網絡已經四通八達,港珠澳大橋即將通車,內地各城市往來珠海輕軌、高鐵越來越便利。周邊交通網絡日益成熟,新碼頭的海上客運價值到底還有多少增長空間,存在太多變數。
從這個意義上講,對於氹仔新碼頭的工作,並沒有隨著它的開始營運而結束,站在更長遠角度,它卻剛剛開始。只有進一步做足功夫,科學把握新碼頭的利用價值,系統提升利用效率,化腐朽為神奇,才能確保將來不會“產能過剩”。否則,僅僅依靠香港等短途遊客,恐怕很難完全發揮潛力,而且每年還要耗費大量資源營運維護,實在非上上之策。
到目前為止,在熱火朝天迎接碼頭啟用的同時,對其長遠發展利用,還未見到相關部門太多資訊。當然,社會理解講易做難,但不能因為困難,就停止腳步,得過且過,反而是要迎難而上。今日藉北安碼頭即將啟用之際,本人再次提幾點意見,希望拋磚引玉,相關部門可以參考:
一、抓住社會新形勢變化,結合本澳城市五年規劃和珠三角地區發展一體化需要,擇機啟動新碼頭發展規劃研究,全面科學制定碼頭中長期發展策略,並針對性開展相應行動措施。
二、持續深化與周邊地區旅遊合作,增加與中山、深圳等鄰近地區海上交通對接,開發更多海上旅遊航線和娛樂項目;同時加強宣傳推廣,制定配套優惠措施,鼓勵引導更多內地遊客由海上入澳,提高新碼頭利用率同時,舒緩本澳陸路通關壓力。
三、對碼頭場館空間要充分利用,針對目前尚未投入接待旅客的場館部分,可暫時規劃設置成零售、文創、娛樂、城市展覽等展區及商業區,吸引社會有興趣人士共同加入,增加遊客體驗享受同時,可更多發揮城市宣傳、活躍城市氛圍的作用。